扫一扫,用手机浏览!
当前位置: 首页>>魅力华蓥>>文化积淀>>正文
“红岩精神”概念的缘起
be365  发布时间:2016-01-15 作者:华蓥市旅游局 来源:   (点击: ) 选择阅读字体: [字号: ]  

红岩精神,已经成为重庆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,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。那么,红岩精神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何时呢?在各种著作中说法不一。

一般人都很熟悉这样一个史实:1985年10月14日,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邓颖超同志重返红岩时,留下了题词:“红岩精神,永放光芒。”由于邓颖超同志是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、深受全党和全国人民尊敬和爱戴的老一辈革命家,她的题词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,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因此,大家都认为,“红岩精神”这一概念就是那时产生的。

其实,“红岩精神”作为一个名词,早在1962年就已经诞生了。

一、作为烈士精神的“红岩精神”

1961年12月,《红岩》小说出版,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。它的畅销程度,从1962年12月3日新华社的报道中可见一斑:“以革命先烈同国民党反动派的英勇斗争故事为题材的长篇小说《红岩》,受到了我国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。这部小说从去年12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以来,已经再版十二次,共印行二百多万册,成为解放后我国销售量最大的一部小说。”

《中国青年报》作为中央级媒体,是团结、教育青年的主要舆论阵地。在这一年,该报紧紧抓住《红岩》这一题材,发表了十二篇有关这方面的文章,对推动《红岩》阅读热潮起到了重要作用:

1月13日,散文《冬夜围炉话〈红岩〉》;

2月17日,召开小说出版座谈会,座谈发言辑录为《〈红岩〉——革命英雄的诗篇》;

3月22日、24日,连载《我所知道的罗世文同志》;

5月17日,评论《从华子良谈起》;

6月14日,开设“红岩精神赞”栏目,第一篇文章《飞翔吧,永远朝着东方》;

6月21日,“红岩精神赞”专栏第二篇文章《任君千度剥,意气自冲天》;

6月28日,“红岩精神赞”专栏第三篇文章《昂首与埋头》;

6月30日,新闻《〈红岩〉中英雄人物形象鼓舞青年前进》;

7月19日,“红岩精神赞”专栏发表了第四篇文章《还是那颗头颅那颗心——谈如何对待受委屈的问题》;

7月28日,新闻《〈红岩〉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改编成话剧》;

8月11日,散文《读〈红岩〉,忆亲人》;

8月23日,《行动的保证——宣灏烈士遗信》;

8月30日,评论《是“一念之差”吗?》,讨论甫志高叛变的原因;

12月4日,刊发新闻《重庆举办“中美合作所”罪证展览》和《〈红岩〉已印行二百多万册》。

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,《红岩》小说出版后,《中国青年报》以平均每月至少一篇文章的频率,对这部小说保持着极高的关注度,这和当时的政治、经济形势是密切相关的。

在小说《红岩》的宣传过程中,第一次出现了“红岩精神”的概念 。1962年6月14日,《中国青年报》第四版开设了“红岩精神赞”专栏。栏目“编者按”中说:“小说《红岩》出版后,受到广大青年的欢迎和喜爱。书中所描绘的革命先烈的崇高的气节和优秀的品质,给了青年深刻的共产主义教育。我们这个栏目,将陆续刊登一些读书的心得体会。”这个栏目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《飞翔吧,永远朝着东方》。随后在一个月的时间内,这个专栏共发表了四篇文章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第三篇《昂首和埋头》。文章以江雪琴和成岗两个人物为例,赞扬他们为了党的事业,甘愿从事平凡琐碎的报纸刻印、发行工作,批评了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好高骛远的倾向,提倡把高昂的革命理想和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结合起来。文章最后写道:“我赞颂昂首屹立的‘红岩’精神,我也赞扬埋头苦干的‘红岩’精神。让我们把昂首和埋头这两面都接受下来,既是满怀壮志,高瞻远瞩,又是脚踏实地,埋头苦干,把个人的一切聪明才智都贡献给宏伟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!”

在目前发现的史料中,这是第一次出现“红岩精神”这个概念。当然,此时的红岩精神,主要是根据小说《红岩》中的革命志士的事迹来引申和阐释的,红岩精神的主要内涵指的是《红岩》小说中革命志士们的精神。

二、作为南方局革命斗争集中概括的“红岩精神”

“红岩精神”再次出现,是在改革开放以后。

1980年6月11日,原《新华日报》总编辑熊复同志重游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后,写下了四首都以“红岩精神”开头的诗篇:

红岩精神放光辉,艰难最是创业时。

长忆鞠躬尽瘁日,不忘“江南一叶”诗。

红岩精神放光芒,九载山城意气扬。

魔窟深处酿霹雳,笔墨生涯即战场。

红岩精神放光明,霜雪资质松柏情。

敢入虎穴擒虎子,别有异军新华人。

红岩精神悠且久,八方风雨济同舟。

黑夜尽处鸡唱晓,红日冉冉照神州。

熊复(1915—1995),四川邻水人,四川大学肄业。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活动家。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,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38年到延安抗大学习,担任过重庆《新华日报》编辑部主任、总编辑。解放后,担任过中宣部副部长、新华总社社长、《红旗》杂志总编辑、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、第六、七届全国人大常委,有《序苑集》、《灵梦集》、《锦瑟集》存世。

刚刚从“文化大革命”造成的深重灾难中走出来的中国,百废待兴,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。物质世界的恢复和建设是相对容易的,而人们精神创伤的医治,社会道德、价值体系的重构,将是更加长期、艰难的过程。此时,老一辈革命家们在总结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深刻教训时,也力图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胜利的历史中,总结第一代共产主义者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,提炼具有终极价值、可以永恒激励后人的力量源泉。熊复是南方局的老同志,解放后长期在宣传、理论战线从事组织领导工作,各方面的修养是比较高的。经历了革命胜利和建国后的种种曲折,当他故地重游时,抚今追昔、感慨系之的情怀是可以想见的。因此,他才会由衷地唱出红岩的颂歌。而且,一写就是四首。

从这四首诗歌中可以看出,熊复同志所提的红岩精神,其主要内涵是指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下,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、风雨同舟、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。

三、“红岩精神”命题的最终形成

1985年10月14日,红岩迎来了大家十分尊敬和爱戴的邓颖超同志。在红岩村礼堂,她留下了珍贵的题词:“红岩精神,永放光芒。”红岩精神,因为邓颖超同志的题词而声名远播。

笔者以为,邓颖超同志此时所提的“红岩精神”,实际上是指周恩来等南方局领导人带领广大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,把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气节结合起来,在斗争实践中培育形成的崇高思想境界、坚定理想信念、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, 涵盖了南方局在重庆工作期间形成的人格、风范和川东地下党的英烈们的斗争精神。从邓颖超重返山城的行程安排中,就可以看出这一点。在重庆的几天时间里,除了故地重游,她还会见了当年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志,其中既有周恩来的警卫副官廖其康、孩子剧团团员张莺、红岩招待所所长杨基干、《新华日报》记者鲁明,还有当年川东地下党的刘隆华、甘露、林蒙、贾唯英、王宇光等同志。她当面赞扬刘隆华说:“你很能干,听说你工作做得很好。”这位胸襟宽广、经验丰富、目光深邃的老革命家,对历史上为党作出过贡献的老同志、老战友,是十分亲切、不分彼此的。她深情地回忆起董老“为六毛钱作检讨”的事,直率地表示了对当时党风问题的忧虑:“那时为了六毛钱董老都作检讨,而现在有的人浪费国家财产几百万、几千万都不心疼哟!”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邓颖超同志担任过四年中纪委第二书记,对十年浩劫给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造成的破坏十分了解。因此,在缅怀红岩的优良传统时,她也敏锐地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所面临的严峻考验。离开重庆前,她还答应了重庆市委书记廖伯康的恳请,为歌乐山烈士陵园即将落成的雕塑“浩气长存”撰写群雕铭。

从这些事实可以看出,邓颖超同志的题词,既是对历史的回溯和定位,也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。她希望恢复和发展党的优良革命传统,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,以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国家。

因此,应当说,红岩精神这个概念诞生于1962年。改革开放后,由于南方局老同志对革命优良传统的缅怀和提倡,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。1985年10月,邓颖超同志力透纸背的题词,使红岩精神这一命题得以广为人知。1991年4月16日,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红岩发出了庄严的号召:“发扬红岩精神,沿着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道路奋勇前进。”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,江总书记的题词使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得到最终确定。

从这时候起,孕育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红岩历史文化,有了一个确定的名称——红岩精神;从这时候起,作为烈士精神和南方局精神遗产结晶的“红岩精神”合二为一;从这时候起,弘扬红岩精神这一重大命题,郑重地摆在我们面前,逐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支柱。

上一条:北斗七星出窍与华蓥山
下一条:华蓥山游击队简介
分享到:
热门文章
相关文章
读取内容中,请等待...